面对美国关税战,PC品牌厂透过调涨终端产品售价因应之余,也早已开始催促供应链往东南亚、北美布局。但美国总统川普祭出「对等关税」政策,又不点名哪个国家,PC供应链现在想迁移也不知往哪布局,政策不确定让PC供应链面临左右为难的状况。
川普日前宣布大规模的「对等关税」计画,根据贸易伙伴国对美国征收的关税税率以牙还牙。川普指示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逐一检视各国征收的关税,以及监管和补贴现况,作为回敬「对等关税」的依据。新的对等关税最快4月2日生效。
以代工厂最主流的东南亚生产基地越南为例,越南为美国第三大进口国,且对美国进口越南产品课税颇高,成为白宫出手实施对等关税国家机率高,台湾代工厂先前为避开美中贸易战,大举将产能迁移至越南,若到时川普针对越南课税,国内大型代工厂可说无一幸免,品牌厂若选择把原本在大陆生产的笔电转至越南,之后难保越南不会遭川普盯上,绕了一大圈想避开关税,结果还是白忙一场。
「川普2.0」鼓吹制造重回美国,但以消费性电子制造低毛利率的水准,碰上美国劳工成本高及缺乏供应链,PC很难在当地组装制造。尽管包含鸿海(2317)、广达等大型代工厂在美国有制造基地,主要也是生产高价伺服器,而非消费性电子产品。
这也意味着想要PC美国制造,目前仍是高难度问题,厂商若要从无到有打造新生产基地,至少要一年半载,四年后若美国总统换人当,政策又转向,届时在美国盖的消费性电子产品生产线还要不要持续也是无解题。
来源:经济日报
原文地址: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5612/8554477
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

中国企业抱团出海,形成规模效应,避免走重复的路,吃同样的亏,相互扶持和共助发展是值得探索的合作模式;中国产品走出来后要真正去了解本土市场,了解市场需求,不能停留在价格竞争,要去做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营销和品牌价值的打造。为了大家更方便地沟通,艾邦建立了越南制造业交流群,欢迎在越南的企业以及即将要去越南的企业加入,同时欢迎出海相关业务,服务商加入。